中國共產黨新聞網>>綜合報道
分享

浙江杭州富陽區開展沉浸式家風教育

一封烽火家書裡的家國情懷(解碼·家書中的廉潔文化)

本報記者??竇??皓

2025年08月07日08:52    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
  圖①:孫曉梅故居外景。
  杭州市富陽區委宣傳部供圖
  圖②:孫曉梅寫給母親的家書原件(部分)。
  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供圖
  圖③:王文棟(左一)在進行講解。
  賈昊東攝

  上午9時不到,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紀委監委的夏思博就和區裡的10多名年輕人一起,來到富陽區龍門古鎮的孫曉梅故居。按照當地紀委監委的安排,富陽區黨政機關新入職的年輕人都要來這裡接受家風教育。

  龍門古鎮,街巷幽深,風景如畫。沿著鵝卵石鋪就的小徑蜿蜒向前,一座江南院落映入眼帘,孫曉梅故居到了。

  “孫曉梅是抗日戰爭期間犧牲的烈士,她和家人的幾封書信保存至今。今天,我們一起重溫這些家書,感受孫曉梅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。”跟著講解員王文棟的指引,夏思博和同事們仔細觀看故居內展示的書信、照片和展板。

  “1914年,孫曉梅出生在龍門鎮的一個書香門第,從小便向往民主進步。全民族抗戰爆發后,孫曉梅於1938年參加新四軍。”王文棟說,1943年,孫曉梅不幸被日軍抓捕,面對嚴刑拷打,她堅貞不屈,最終被殘忍殺害,年僅29歲。

  大家看得仔細,聽得認真。“我手上有幾封孫曉梅所寫家書的復印件。”王文棟說著,把其中一封遞給了夏思博。接過家書,夏思博朗讀起來:“我所要的‘名’和‘利’,是大眾所需要的‘名’和‘利’,我並不希(稀)罕個人的‘名’和‘利’……我們除了為大眾謀福利而奮斗外,個人的利益,本來是放在后面的……”

  一旁的展板寫明了這封信的背景。1941年1月,皖南事變爆發,革命工作陷入困境。家人多次寫信勸孫曉梅回家,但她沒有動搖,而是寫下了這封回信。

  “孫曉梅的風范可以從淳朴的家風中找到答案。”王文棟引導大家看向故居裡的一副楹聯——祖有遺言莫縱樗蒱莫縱酒,家無長物半藏農器半藏書。“祖輩向有遺訓,不要貪圖享樂,這可以說是對勤廉家風的形象詮釋。”王文棟說。

  隨后,大家走進龍門家風館,入口處設置了一條家書長廊,展示著10余封各具特色的家書。家風館內,還陳列著富陽歷史上6位清官的事跡。

  來到孫曉梅雕像前,龍門鎮黨政辦干部白之韻代表接受家風教育的年輕黨員干部,拿出一封寫給孫曉梅的信,深情朗讀:“80多年過去了,龍門的梅花開了又謝。溪水流淌,一切還是這麼美。今日的中國人終於不用挨打挨餓。身為一名年輕黨員干部,我們還有很多任務要去完成,更需要繼承和發揚勤廉的作風……”

  聽完回信,大家前往不遠處的陳箴堂,這裡展陳著孫氏先輩整理創作的4篇箴言,箴言以“孝”“悌”“勤”“儉”為主題。“了解了孫氏的勤勉家風,相信大家會對孫曉梅家書中的內容有更多感悟。”王文棟說。

  接下來,王文棟將大家帶到了一排排書桌前。“讀過孫曉梅的家書,了解了她的事跡,現在大家可以拿起筆,結合今天的感悟,給一年后的自己寫一封信。”王文棟說,“一年后,我們將准時把信寄回給大家。”

  “作為執法人員,要在為人民服務的實踐裡依法用權”……回憶起剛入職時的培訓,富陽區市場監管局干部陸星余思索片刻,提筆寫下:“星余,一年后你是否還記得今天的感受?是否還記得孫曉梅烈士的話?”

  “雖然我還沒有參與具體案件辦理,但是紀委監委的工作責任重大,更要廉潔奉公、對黨忠誠,做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合格干部。”夏思博感觸很深。

  近年來,富陽區紀委監委圍繞以家風塑廉風主題,以1943年孫曉梅烈士寫給母親的一封家書為主線,串聯起曉梅學堂、孫曉梅故居、龍門家風館等教育場所,通過多種互動形式,開展沉浸式家風教育。自2024年5月以來,已接待參訪團體超480批次,接待人數超1.5萬人次。

  活動結束,這些年輕人將回到工作崗位。“孫曉梅高尚的品格、廉潔的家風,將永遠刻在我心裡。”陸星余說。

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8月07日 13 版)

(責編:任佳暉、任一林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分享到:
推薦閱讀